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创意策划>广告杂烩>详细内容
中国的新媒体环境之殇
作者:郑世立 时间:2013-7-25 字体:[大] [中] [小]
-
中国的房市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虽然众说纷纭,但是无一例外的是、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的房价“虚高”了,其中不乏专家学者。最近看了一篇关于“城镇化”的文章,作者对中国房市的看法让我感到惊喜,我惊喜的不是他的观点,而是感叹在这个普遍缺乏判别能力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算还有一个明白人!而作为一个媒体从业者,我觉得现在的中国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正经历着和房市一样的尴尬遭遇。
在中国,几乎所有行业都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媒体行业也不例外!中国的媒体环境是很特殊的,政府通过核心媒体对整个大的舆论环境进行自上而下的干预和影响是这个行业的主旋律。简单举个例子来说,在美国媒体都是私人的,就算总统参加竞选要在媒体上做宣传也是要掏钱的。而在中国,核心媒体都掌握在政府手里,你想要在电视上晚上19点观看自己喜欢的韩剧或一栏流行的综艺节目?很抱歉不行,因为那是新闻联播的时间!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情形似乎变得有些复杂了,有时甚至失去了“控制”。核心媒体地位开始旁落,而起初并不被看好的边缘媒体却展现了核心媒体都未曾有过的影响力。对于整个媒体环境来说网络让这个本来“高高在上”的行业更加的贴近人们的生活了,原本属于小众主导参与的“游戏”由于门槛的降低参与的人数突然多了起来,这个圈子一下变得活跃了!一些大的企业和广告主开始跃跃欲试,纷纷把目光瞄准了新兴的新媒体领域,尤其是微博的崛起更是让他们按捺不住这种冲动,呈现一涌而至的态势。可事实证明这并非什么好事,任何事情只要和商业利益挂上钩就会变得生疏,尤其是这个本来就显浮躁稚嫩的新媒体行业。这就好比一块“处女地”要招商引资,在配套的基础设施还未完善的情况下就贸然下注,很显然是急躁的。新媒体呈现的欣欣向荣的成长态势和它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我从未怀疑过,但它终究还只是一个“新生代”产物,它还需要时间来成长和完善,想想中国的网络化进程还不过10余年时间,而真正进入网络化时代才不过区区4、5年时间。这么年轻的平台在还没完全弄清其媒体属性的前提下就盲目的去夸大它的商业价值是很不理智的,更糟糕的是由于时间仓促这些广告主们甚至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把原来传统媒体的玩法照搬到新媒体领域来,最后的结果注定是仓促收场。
时代在变,人的价值体系在变,对应的媒体环境和媒体属性自然也要跟着变。随着80、90逐渐成了这个社会的主导,他们必定会以自己的价值判定体系去改变这个社会。不管你接受也好、嗤之以鼻也好,这就是现实,你要是不能接受就只有等着被淘汰!你可能会说新媒体领域还没有一个让你信服的实例,那么请参考中国的电影市场。如果说泰囧的成功只能算是一个意外,致青春也只能算一次成功的新鲜感营销,那么小时代绝对是在一片骂声中吸金捞银!他们没有票房保证的大牌,没有一掷千金的投资人,甚至连导演都略显业余,这样的团队拍出来的电影任何人都能挑出它的毛病,可是市场认可了他们。现在回过头来让你说说什么是大片?什么是烂片?标准是什么?太难判定了!80、90是“叛逆”的一代人,对于媒体他们拒绝宣讲式的信息传递方式,对于广告他们拒绝忽悠式的营销。有很多企业在新媒体领域栽了跟头,就开始怀疑这个领域的前景和数据泡沫,在我看来这就像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承认“水军”的存在确实让新媒体这个行业信誉度大减,还有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第三方公证机构,导致传播效果变得难以评估。但这并能掩盖其价值,对于新媒体我们要理性的看待,既不要期望太高,也不要做一个无知的悲观论者。
Web1.0时代的媒体是宣讲式的,媒体发声大家听,对人或事的观点判定直接取决于记者的价值观,而其他受众也无法从别人那里获取对此种观点意见和看法。Web2.0时代加入了受众互动的元素,信息接受者的角色感更强了,但是信息的主导者依然是媒体。Web3.0用户和媒体的身份对调了,用户成了信息产生的源泉,而媒体只是这种信息传播出去的渠道。这是整个媒体行业发展的潮流,而且这种趋势显而易见,我相信很多媒体从业人员都已经意识到了。但这种趋势却让很多企业主、广告主陷入了从惊喜到疑惑到纠结再到失望的魔咒,最开始标榜“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的那些企业好多都已经狼狈退出了,从一拥而上再到一涌而下的背后透露的是对新媒体前景的迷茫,而这种戏剧性的结果不正和中国的房市相契合么?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媒体格局绝对会发生变化,核心媒体的权威性也会受到挑战,自媒体作为一种趋势会对整个行业带来强大的冲击,让中国的媒体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而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和碎片化的接收时间必然导致媒体的“分宠”,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所谓的强势媒体不再强势了,请不要大惊小怪,这是趋势!
作者联系方式:15210779709 QQ475793425